首页
新闻
科普
文化
服务
视频
达人
青少年
社区
农村
基地
场馆
专题
搜索
11月9日,“北京·昌平第十六届苹果文化节暨BLG乐活骑行季——苹果树下的约定”秋季骑行活动在昌平区举行。当天,从社会上招募的100余名骑友欢聚昌平,骑行90公里,他们赏美景、品美食,将昌平区浓浓的斑斓秋韵记录在相机里,品味在心中。
霜降正值秋冬之交,此时身体保健显得尤为重要。防寒保暖、调整饮食结构之外,许多地方一般习惯吃柿子,南方则流行吃鸭子进补。
2019中国·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朱泾杯”长三角花灯艺术展演今晚举行,来自沪苏浙皖四地民间花灯组织相聚金山朱泾镇,带来一场传统民俗文化盛宴,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秋分气初爽,灯火新照夜。”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这一天昼夜平分,还曾是传统“祭月节”,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和热爱。
2018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3日,昌平区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崔村镇真顺村、延寿镇黑山寨村和南口镇红泥沟村三个分会场拉开帷幕,为期一个月的全区农民庆丰收活动正式启动。
8月27日,区委书记于长辉到延寿镇调研,实地察看河长制落实和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和民宿产业发展等工作开展情况。他强调,要把守护绿水青山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加强生态修复,夯实生态本底,狠抓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经历了一段时间夏季酷热的考验后,8日终于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一般而言,一旦进入立秋,气温会逐渐下降,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为了迎接这个节气,人们会“啃秋”、贴秋膘。
目前,各地正加紧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若以非遗项目的属性划分,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互动领域,当下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误区。
3月8日,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标志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的说法源自哪里?一些习俗有何寓意?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故宫博物院首次整个春节假期都限流,国家图书馆到馆人次同比增长140%,中国美术馆观众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去文博馆所里过大年,成了中国的新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