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发现并验证了一颗脉动周期快速减小的天琴RR型变星——大熊座AX,其脉动周期变化率数值惊人,是迄今为止人们所发现场星环境下周期减小最快的天琴RR型变星。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天文学报》上。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市委蔡奇书记以首善标准做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要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切实发挥科普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知精神,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决定在本区范围开展北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科普行动项目遴选工作。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为普及“珍惜水、爱护水”,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宣传主题,进一步落实区科协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的任务,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分会、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在北京龙潭西湖共同开展了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活动。
为贯彻落实区文明委全会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昌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区科协于3月19日下午在机关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实施方案研究会。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有效服务昌平区各委办局科普信息化建设,昌平区科协协调整理了科普中国、科普中央厨房、疫情防控等相关科普信息化资源,放置在科普惠民网上供有需求的单位选用。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进一步加强昌平区农村科普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升昌平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2020年度《农民科普培训》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昌平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昌政办发﹝2017﹞10号)文件精神,同时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保持居家期间青少年的乐观心态,调动青少年的创新创作热情,昌平区科协、昌平区教委联合举办的2020年昌平区第二届青少年创客大赛线上决赛于11月7日举行。
为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丰富我区青少年科普活动内容,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推动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昌平区科协、昌平区教委、昌盛园小学联合举办的2020年昌平区科普进校园暨昌盛园小学科技节活动于10月30日在昌盛园小学举行。
由国家电网兴建的国内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在近日正式启动了电缆试拉试验环节,并收集到了第一批高温超导电缆在复杂环境下敷设时的牵引力、侧压力等关键数据,证实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为激励、引导首都青年科技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开展了第二十四届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活动,昌平区共推荐12名优秀青年工程师,其中9名荣获北京优秀青年中青年工程师称呼,魏长河荣获“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称号。